【新生故事】胡智聰:一切經歷都是財富
自信、成熟、有主見,這是經過短暫交流后,18歲的胡智聰給筆者的感受。
18歲,對于大多數人而言,考試、升學、偶爾小小的叛逆還是生活的主調,而18歲的胡智聰卻已經三次退學。初中時,他還是長輩家長們眼中的優秀學生,成績一直維持在班級的前五名,但在初二時,迷戀上電腦游戲的胡智聰越來越叛逆和不受管束,“那個時候為了上網就遲到、逃課,什么管教對我都沒有用。”但即使這樣,先天聰明的胡智聰成績也并沒有下滑多少,依然能維持在班里的前十名左右,不過學校卻不能容忍這樣的學生,最終,他還是受到了開除的處分。
被巴中中學開除的胡智聰離開老家,先后輾轉北京、西安,但北京的學校費用太高,而西安的一所民辦中學又地處偏僻、教學管理混亂,“以前我雖然逃課上網,但并沒有做什么出格的’壞事’,但那個學校的風氣真的太糟糕了。”胡智聰回憶說。勉強上到初三,不能適應學校環境的胡智聰再次退學,回到了巴中,這一次,他進入一所民辦國際學校讀高中。然而近兩年的學業荒廢讓原本成績優異的胡智聰難以再趕上高中的課程。“那個時候真的想好好念書了,卻覺得力不從心。”胡智聰說。
而相比于學業上的困難,更大的阻礙在家庭的矛盾,胡智聰成長在一個并不太和諧的單親家庭,父親忙于生意而疏于對兒子的關愛,但這也過早地培養了胡智聰獨立、早熟的性格。早在輾轉北京、西安的時候,還是初中生的他就開始幫著父親做生意,上高一時,憑著敢于嘗試又善于經營的天賦,胡智聰將業余時間的兼職做成一份小小的“事業”。“最開始就是周末、節假日幫商家發發傳單、舉舉牌子,慢慢地開始帶團隊,而我從中間提成。”胡智聰輕描淡寫地說著自己的兼職經歷,“月收入能夠到5000以上,好的時候甚至過萬。從那時起,我就沒再管父親要過生活費。”
談到為什么會來到四川新華電腦學校,胡智聰說,上到高二,覺得自己已經不適合常規的高考上大學這條路了,因為之前做兼職也賣過數碼產品,對電腦方向比較感興趣,加上一個同學的推薦,就決定來了。“退學了三次,既沒參加過中考,也沒有經歷過高考,也算很特別吧!”胡智聰笑著說。
“父親說再供我兩年,兩年后畢業了,就完全靠我自己了。”盡管相比其他同齡人,相對缺失了家庭的溫暖,但胡智聰并沒有怨天尤人或是悲觀偏激,“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經歷,不同的磨難,沒什么好怨恨的,一切經歷都是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