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新職教法引起社會熱議,新華帶你了解
近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教育系統學習宣傳貫徹落實新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有關情況,本次職業教育法修訂也是近26年來的首次修訂,不僅從法律層面上落實了職業教育在我國教育中與普通教育同等的地位,同時促進工業、社會服務業、制造業及高技能產業回歸,推動經濟發展。新華教育作為職業教育領軍品牌,成立30余年,勵志做世界最好的職業教育,今天新華帶大家看看,為什么新職教法會引起廣大群眾熱議呢?今天新華帶你了解職教市場!

我國國情和經濟、文化發展水平,我們所說的人才缺乏主要指二類,一類是高級技術人才,另一類是掌握高超技能的操作型人才。中國的人才資源與發達國家相比有比較大的差距,勞動力素質和現代化建設明顯不相適應,勞動力資源嚴重貧乏。中國在經濟發展中有不少制約因素,突出的是:人口和就業負擔較重,人均資源、資金相對不足;國民素質整體邊偏低,農業比重大,工業以傳統產業為主,生產率為高;更重要的是,人才資源在數量、質量上不足,科技不發達,科技進步對國民經濟總值的貢獻率只有30%,遠低于發達國家60%——80%的貢獻率。

據有關資料顯示,一般發達國家的高級工比例為35%,中級工比例為50%,初級工比例為15%。而中國的總體技工比例偏低,就從經濟較為發達的上海來看,在現有技術工人中,高級工比例為6―7%,中級工比例為40%,初級工比例為52%以上,不少企業關鍵崗位已后繼乏人,高層次技術工人的年齡偏高,學歷偏低。從全市技術工人統計情況,技師和高級技師中年齡在45歲以上的分別在占47.2%和66.3%。國家科委關于亞洲15個國家”35歲以下的技師、高級技師占比重不到10%。勞動者整體素質偏低,造成了企業勞動生產率低下和產品質爭能力。

針對以上國情,我國今年對《職業教育法》做了近26年來的首次修訂,本次職教法也是針對市場需求,對職教人才培養有更新的定義。一是職業教育必須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具有“生活力”、“創造力”的高素質勞動者。新華在教育教學中運用“三教三訓”等質素培養方式,培養綜合性強的高素質人才。

其次是整合職業教育資源,積極探索多元化辦學形式,深入推進職業教育辦學模式的改革。積極開展技能緊缺型人才培訓。利用職業學校現有資源,發揮職業學校優勢,積極參與技能緊缺型人才培訓工程,創建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基地,做到職業教育必須服務地方的經濟建設。以市場為導向,以品牌增強競爭力,以優質服務提高市場占有率。新華緊跟時代脈絡,走產教結合、多形式辦學的路子,與當地經濟建設互為促進,在校企合作方向中,用實力走出了自己的步伐。

最后是建立高素質的“雙師型”師資隊伍。成功的職業教育是發達國家經濟騰飛的秘密武器,而成功的職業教育又企在于一支素質精良的職業師資。在新華,對職業學校專職教師的資格要求很嚴,既要有和當熟練的專業技能,同時還必須具備寬厚扎實的專業理論功底。我校在職業教育中,深刻認識到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實踐能力強、崗位工作適應性強的面向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一線的技術應用人才,為了完成這樣的教育目標,必須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這種高素質不僅表現在有較高的學歷層次,更重要的是要有專門技能,要有比較豐富的時間經驗,這也是職業教育的師資與普通教育的師資相區別的重要之處。職業教育要由“做大”走向“做強”必須加快建設一支數量足夠、素質精良、結構合理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人才總量不足、素質亟待提高,我們要迎頭趕上,只有靠科學技術,而科技進步靠人才,人才培養靠教育。在職業教育的進程上,新華必須確立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以技能為核心,以學生為主體,以崗位為標準,以任務為引領,以服務為宗旨,以創新為動力的職業教育理念。
四川新華電腦學院專業職業規劃師為你提供更多幫助【在線咨詢】
上一篇:濃情端午,“粽”情新華
下一篇:我校師生航空專業技能大賽載譽而歸